2025:生成式人工智慧應用之年

PC 時代、行動網路時代,「應用」如何再次成為驅動力

隨著人工智慧(AI)的快速發展,許多專家預測 2025 年將是「生成式人工智慧」應用在各行業真正爆發的一年。簡單回顧一下PC時代和行動互聯網時代,可以發現一個共同的主題:最終是應用程式帶來了大規模的成長並佔據了大部分的市場價值。讓我們來探索兩個重大的歷史階段,看看它們對未來有何啟示。

1. PC 時代:軟體應用獲得最大利潤

2000年至2010年間,微軟和英特爾主導個人電腦市場。雖然英特爾晶片在硬體領域享有不錯的利潤,但微軟的軟體業務利潤更為豐厚。財務報告顯示,Windows作業系統和Office套件在該期間通常維持60%-80%的毛利率。由於作業系統和生產力軟體受益於強大的規模經濟,它們一旦開發出來就可以向龐大的用戶群出售和反覆升級——從而獲得的利潤率遠高於大多數硬體製造商所能實現的利潤率。

Adobe 提供了 PC 時代的另一個典型例子。憑藉 Photoshop 和 Illustrator 等產品,Adobe 在設計和數位內容領域站穩了腳跟,確保了穩定的高利潤。隨後推出的訂閱式Creative Cloud模式進一步鞏固了其市場領導地位。
這些案例強調了同樣的訊息:一旦硬體環境穩定下來,軟體應用程式才能真正放大價值。

2. 行動互聯網:應用經濟的崛起

隨著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普及,行動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。雖然早期的注意力集中在設備硬體創新上,但最終帶來廣泛經濟影響的是應用程式及其生態系統。 Google Play 和 App Store 等平台開創了一個充滿活力的遊戲、社交媒體、串流媒體服務和電子商務應用生態系統,推動了我們現在所說的「應用經濟」。
這強調了一個熟悉的原則:硬體奠定基礎,但應用程式是長期獲利和成長的核心引擎。

3. 展望2025年:生成式人工智慧應用將成為新星

快進到現在,生成式人工智慧已經超越了文本,涵蓋了圖像、視訊、音訊甚至程式碼生成。根據 MarketsandMarkets 預測,到 2025 年,全球生成式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可能達到 4,000 至 50 億美元,複合年增長率超過 30%。這項技術在設計、客戶服務、內容行銷、教育和娛樂等領域具有顛覆性潛力。

3.1 產業機會:
  • 內容創作:自動產生的文章、行銷文案和新聞摘要可以大大提高生產力。
  • 設計與視覺:人工智慧工具可以快速製作高品質的圖像和視頻,徹底改變傳統的創作過程。
  • 軟體開發:可以自動產生部分程式碼,從而提高開發速度並降低人力成本。
3.2 核心價值仍在「應用」中:

就像微軟和Adobe主宰了PC時代,無數基於應用程式的公司在行動互聯網時代蓬勃發展一樣,掌握應用程式格局並建立忠實用戶群的組織將最有可能在這場新的AI技術浪潮中脫穎而出,獲取最高利潤。

結論

回顧歷史,我們可以總結:

  1. PC時代,微軟、Adobe等軟體巨頭攫取了大部分利潤。
  2. 行動互聯網:應用生態系統和行動平台釋放了新的機會。

隨著我們接近 2025 年,生成式人工智慧仍然依賴先進的硬體功能和強大的演算法。然而,真正的市場贏家可能是那些早期投資應用程式開發、為最終用戶提供有形價值和體驗的公司和服務提供者。

換句話說,硬體是支柱,生成式人工智慧是推動者,但最終引發這場創新「未來浪潮」並產生最大影響的卻是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式。

返回網誌